關懷議題 飢餓三十~搶救奮力生存的孩子 封面照片

飢餓三十~搶救奮力生存的孩子

飢餓三十人道救援


地震、戰爭、野火…這些危機,離我們並不遠,更是一次又一次重擊脆弱兒童的生活,迫使全球約4700萬名孩子成為難民或流離失所,過著動盪不安、無法上學甚至挨餓的日子。而在台灣,接連天災與國際局勢影響,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在2%通膨警戒線徘迴,物價上漲讓弱勢家庭生活更辛苦。 世界展望會搶救災難中的孩子,陪伴兒童生命再次豐盛。從敘利亞、海地到發生強震的緬甸,我們在危機現場提供糧食飲水等救援物資,陪伴難民兒童撫平恐懼。我們也在台灣弱勢家庭發生意外時,透過經濟支持與社工處遇,為孩子撐起好好生活的空間。 你的行動,將是孩子們跨越危機的展望!加入第36屆飢餓三十,支持台灣世界展望會國內外人道救援工作,搶救奮力生存的孩子!

關懷內容

世界的每個危機,背後都有一群正在奮力求生的孩子們。

 

第36屆飢餓三十關注全球流離失所與難民兒童,以及台灣經濟弱勢、家庭遭逢意外的最脆弱兒少。當世界因為氣候變遷、戰火衝突、通膨和突發天災而落入危機,這群孩子往往受到最嚴重的衝擊——但孩子們不想放棄,想好好活著、好好長大、好好實現夢想。

 

暴力中失去所有的海地媽媽

「我失去了一切,什麼東西都來不及帶走…。」當海地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遇見26歲的納黛嘉(Nadège),她眼神空洞地望向前方、反覆說著這句話。2024年初,納黛嘉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逃離幫派暴力肆虐的家鄉,「我連身分證都來不及拿,現在的我就像個不存在這世上的人。」面對流離失所的未來,納黛嘉感到絕望,「我得帶著所經歷的噩夢活下去,但活下去的每一天都是挑戰。」至今,海地已有超過100萬人和納黛嘉一樣,受幫派暴力影響而成為境內難民。

 

一天吃一餐的蘇丹女孩

「如果我在學校有早餐,回家就不用跟媽媽要吃的。」為了躲避戰火,13歲的蘇丹女孩伊絲拉(Isra)和家人逃到查德,住進難民營,在這裡他們一無所有。學校供餐常是伊絲拉一天僅存的一餐,「我喜歡把飯和豆子攪在一起吃,這樣可以吃很飽。」伊絲拉說,這頓早餐可以讓她撐一整天,「肚子不餓就能專心上課。等我長大,我想當飛行員!」

 

透過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,台灣世界展望會與各國合作,不僅在災難發生第一時間救援,更投入中長期重建,陪伴動盪的脆弱地區邁向穩定。同時支持國內突遭意外的弱勢家庭三餐、生計、居住環境等需要,協助孩子擁有均衡營養、穩定學習,有機會突破困境、健全成長。

 

加入第36屆飢餓三十,與我們合力搶救奮力生存的孩子,使脆弱兒童的生命再次豐盛,一起邁向更好的世界!

 

救援行動一

支持飢餓三十救援基金,每月小額捐款成為世界展望會救援夥伴,長期支持海外救援與重建工作。

 

救援行動二

加入生命糧募集行動,為脆弱地區兒童預備一個月的食物,助他翻轉危飢。

 

救援行動三

支持守護氣候難民行動,除了天災發生第一時間的救援,更透過調適氣候的生計活動與強化社區防災韌力,降低極端氣候對孩子的衝擊。

 

救援行動四

幫助台灣脆弱兒童與特殊景況家庭,使孩子獲得穩定餐食及學習資源,不因家境困窘而限制發展。

 

➤更多了解飢餓三十

 

郵政劃撥帳號:15752467
戶名:台灣世界展望會(請註明:飢餓三十)